水月观音
观音的坐骑金毛犼观音的胁侍善财童子难度极高的“沥粉堆金”和“叠晕烘染”工艺法海寺壁画将“沥粉堆金”和“叠晕烘染”这两大绘画技巧应用得出神入化。用手电筒从侧面打光壁画,会惊奇地发现画中诸位天神的发冠、头饰、铠甲、璎珞、脚镯等配饰有立体的金色,这是使用了“沥粉堆金”的工艺。金粉堆砌让每一条轮廓线都独具浮雕般的立体效果,流动的金色线条让壁画看上去金碧辉煌、光彩照人。法海寺壁画继承并发展了唐宋时期重彩的画法,运用纯天然矿物颜料,不易褪色。又采用了“叠晕烘染”的上色技巧,就是将颜料层层叠染或晕染,或依次而淡,或依次而浓,有些部位叠晕烘染达到七层之多。经过这些复杂的工艺程序,壁画的颜色与层次都表达得淋漓尽致。壁画的地仗层中添加了羊绒什么是地仗层?壁画通常不是直接画在墙面或岩壁上的,壁画一般包括支撑结构(墙壁或岩壁)、地仗层(又叫基础层、灰泥层、泥层)和颜料层(又叫画面层)。在地仗层表面用白灰泥粉刷成厚1毫米左右的壁画表层,然后在上面作画。有的壁画没有地仗层,有的地仗层则厚薄不一,厚的有1厘米左右,薄的只有2毫米左右。各地壁画地仗层的原料有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以澄板土、沙子、棉花、麻刀、碎麦秸等作为“筋”,以胶、矾、蛋清等作为“凝固物”,形成类似现代石膏板的状态,因此非常容易从墙壁或岩壁上成块剥离,而不损毁壁画。法华寺壁画的地仗层中添加了羊绒。羊绒的价格不菲,可见法海寺壁画用料之豪华。以澄板土、沙子、麻刀、碎麦秸和羊绒为黏结剂,通过坯麻和坯绒两种制作技术,捣细混合后抹于平整的墙上,经过近年的时间见证,这种地仗层致密结实、不易开裂和变质,因此法海寺壁画至今依然能完好如初。无与伦比的细节之美法海寺壁画的方寸之间,任何一个局部,都很有看头,每个细节都可反复欣赏。壁画上瑞兽的眼睛有玄妙之处,每只眼睛都恍如飞鸟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白象和驯象人
普贤菩萨旁边的信士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和驯狮人
文殊菩萨旁边的信士
从左往右:牛头、阎摩罗王、密迹金刚、赤发*、散脂大将大梵天和三侍女
韦陀天(右侧是鱼精)从左往右:*子母及其爱子、月天、辨才天、举幡侍女、菩提树神*子母(又称母夜叉)抚摸爱子的头这只眼睛似小鸟的金钱豹围绕在辨才天的脚边帝释天和三侍女南方增长天王从左往右:大自在天、咒师、功德天和二侍女、日天
功德天的持镜侍女
摩利支天
法海寺的“五绝”明代壁画堪称法海寺的一绝,法海寺的其他“四绝”也很有看点。四柏一孔桥法海寺山门前西南方的香道上,有一座小石桥。小石桥的四角各生长着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长在小石桥的石缝中,因此命名为“四柏一孔桥”。千年白皮松大雄宝殿前有两棵白皮松,据说是辽金时期龙泉寺的遗存,至今已有上千年,是活着的文物。它们像两条银龙,盘踞于此,守护大殿。青铜大钟精湛厚实的龙纽大铜钟,重达千克,钟体内外壁都铸有汉文、藏文和梵文,字迹清晰可见,工整刚劲。曼陀罗藻井大雄宝殿殿顶的藻井分为上下三层,以雕刻精美的斗拱承托,藻井中央均绘以曼陀罗(宗教术语,意译为坛场)。热闹的北京城里藏着这样安静清幽的百年古寺,法海寺就如同“扫地僧”般存在着。历经近年的时光,今天的参观者透过积年的尘埃,依然可以清晰地领悟到法海寺壁画中所要表达的清净殊胜、光明和谐的理想圣境。这里洗去了其他壁画中着力表现的威严和肃穆,而是一派祥和与慈悲。法海寺的远山门位于模式口大街路北,今己无存,据说原有一联,如今听来颇有禅意——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文字/摄影罗罗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往期回顾:
成都(二),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成都(一),胖达的乐园,美食的天堂
正定,仅隆兴寺就深藏六个全国之最
南浔,江南古镇该有的模样
光明之城,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
扫描或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