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湖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说说《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是金庸先生继《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后的又一经典巨著。当初金庸先生计划再写《倚天屠龙记》的时候,很多人都为金老捏了一把汗,因为前面两部实在太成功了,谁都不晓得这部《倚天屠龙记》金庸先生还有什么好写的,你再怎么写也不可能超越郭靖和黄蓉,也不会再有第二对杨过和小龙女。甚至一些挚友都提醒金庸先生,要慎重啊!别砸了自己的招牌。然而金庸先生的境界岂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够企及的!《倚天屠龙记》一经刊出,再次掀起一股武侠风潮。当然,金庸先生也曾说过,他不会让自己笔下的角色重复,如果重复他情愿不写。这一工作也是金庸先生后来修订自己作品的一大任务。换言之,金庸封笔后两次修订,删了很多重复的情节,甚至人物。我们本文要说的这件事,亦是如此。
我们都知道《倚天屠龙记》的主角张无忌是武当七侠张翠山和殷素素的儿子,而且张无忌还有一个义父金毛狮王谢逊。因为一场纠纷,三人乘着小舟随波逐流,漂到了冰火岛。谢逊是《倚天屠龙记》中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他的本性却是个好人。谢逊的眼睛是被殷素素弄瞎的,这对仇人就这样被命运推到了一起。刚开始双方都在提防着对方,但是谢逊双目失明,在冰火岛上多有不便。张翠山夫妇看他可怜,时常给他送食物。双方的关系发生质变是因为一件事,殷素素怀孕了。当谢逊知道张翠山夫妇有了孩子后,性情大变。因为他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想到自己曾经温馨的一家人,怜悯之心顿起。谢逊一改之前的癫狂,变得非常关心张翠山夫妇,甚至计划要帮他们返回中土。张翠山夫妇念及谢逊可怜的身世,便主动提出让自己的孩子认谢逊为义父,甚至愿意从了谢逊的姓氏,直接姓谢。谢逊非常开心,因为谢逊自己的儿子叫谢无忌,所以就给张无忌用上自家儿子的名字。这段情节是三联版和新修版的内容。实际上在旧版中,谢逊在给张无忌取名无忌之名的时候,张翠山夫妇已经给张无忌取好名字了,我们来看段旧版《倚天屠龙记》的原文,阁下就知道张无忌的原名叫什么了。
殷素素怀孕后,心态性情相较之间的暴戾改变地非常多,这应该是母性的伟大所在。书中一个细节讲的非常清楚:有一次张翠山捕了一头母鹿,两头小鹿一直跟到熊洞来,殷素素一定要他将母鹿放了,宁可大家吃些野果,挨过两天。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怀孕后的殷素素内心的仁善也渐渐占据了主导,张翠山也被殷素素的性情感染,两人甚至对以前的刀光剑影非常厌恶。在反思过去畅想未来的时候,张翠山突然想到要给自己的孩子取个好名字,张翠山说:“我们的孩子以后就叫作念慈,你说可好?让他大了之后,一直记得妈妈这时候仁善慈悲的心肠,是男孩也好女孩也好,都叫这个名字。”殷素素听到这个名字非常满意,大发感慨:“从前,我每杀了一个人,总是觉得很高兴,但这时想来,心头起了个仁慈的念头时,却认为不杀更加欢喜些。只是我从前不会慈悲,那也无从比较起。”换言之,张翠山夫妇给张无忌取名念慈,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心存善念,做一个慈悲为怀的人。
也就是说,张无忌的本名其实叫张念慈。其实,从《倚天屠龙记》的全文来看,张念慈这个名字还更加符合张无忌的性格品性。张无忌不论对什么人,他总是念及对方,心存慈悲!对殷离如此,对仇人如此,对自己的手下亦是如此。当然,这段情节后来被金庸删除了,估计是因为“念慈”这个名字和射雕、神雕中的杨过之母“穆念慈”重复的缘故吧?一个叫穆念慈,一个叫张念慈,总感觉甚是不妥,删去也是情有可原。
《射雕三部曲》三个主角郭靖、杨过还有张无忌,各个出彩,但是却都个性鲜明。郭靖和杨过能成为大侠,张无忌当然也算!如果要细分,小编认为可以用儒家三达德的观点来区分他们:郭靖得一“勇”字,是为大勇;杨过得一“智”字,是为大智;而张无忌当得一“仁”字,是为大仁。从这一角度来对照,张无忌的大侠境界,甚至已经超过郭靖和杨过。最后我们来看句金庸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对张无忌的评价:张无忌的性格之中,似乎少了一些英雄豪杰之气,但他于这个“侠”字,却发挥得很充分。
总之,小编认为张无忌叫做张念慈应当更加合适。大侠呢?欢迎点评!
文/江湖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