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九块九买条命,可不可以?
卖宠物盲盒的人会告诉你:当然可以,买多少您随意。
就在前几天,有这么一个热搜悄然上升。
5月3号,成都市区有一快递点出现大量活物包裹。
多只小猫小狗被塞在一辆卡车里,叫得撕心裂肺,活得奄奄一息。
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在狭窄、恶劣、黑暗、暴力运输中被当成货品售卖……
因为呆萌宠,而被设下生死劫,庞大的血淋淋产业链,对若干个小生命疯狂围剿。
打开购物软件,输入“宠物盲盒”关键词,下面的第一个推荐就会再给你加一个“活体”。
并且各种猫、狗、仓鼠和爬行类动物盲盒应有尽有,贵的也就几百,便宜的几十,甚至有9.9元,不挑品种、品相、性别,随机发。
难以想象,这种残忍的事,会在这种营销包装下获得市场,还有数千单成交量!
为啥有这么大的市场?标题和名字都也写得很明白。
花35块甚至9块9,就有可能买到“茶杯”“金毛”“哈士奇”“拉布拉多”……详情页里还说明有各种纯种狗。
当有良知的客户担心,这些“活体宠物盲盒”里小动物的生命安全能时,卖家会给客户扔来一个“定心丸”,说:开箱24小时内死亡,免费补发一只。
这种看似“周到”的售后服务让我隔着屏幕都感到恐惧。
死了就死了,再补一只,客户没损失,商家的良心就不痛吗?
更讽刺的是,很多商家页面这样写:“尊重生命,不接受拒收、退换和中差评,玩不起别买”,简直就是鬼话连篇。
也有人觉得,怎么卖没关系啊,只要买回去好好养就行啊!却不知道这个行为背后,是在纵容怎样的恶。
首先,看看盲盒这个价格,就意味这种成本下,宠物的生存环境,只会比你想得更糟。
它们可能被养在满是蝇蚊臭气的地方,吃着方便面烂肠,身上沾着成块的屎尿、黏液、污垢、伤口,几乎没有一只是干净的。
为了控制成本,提高产量,他们会给母体打催卵,用袋子套着头强行交配。
母体寿命大减或影响再次生育都是常见的事情,但卖的人不在乎,往死里生,生死了扔掉就行。
而且正常来说,幼崽出生后应该打疫苗,但那一套~元的疫苗,盲盒能收回这个本钱?
他们也只用抗生素代替,美名其曰做过免疫,保活,实则对幼体伤害很大,生下来就有病的那些,活不过几个星期,所以尽快出手成了目的。
怎么出手?用盲盒。
把这些没人要的,生病的宠物用幸运盒子一包,成交。
然后呢?放进戳了几个眼儿的快递纸箱里发走,在缺氧挤压中长途跋涉,被暴力分拣。
没有吃喝,拉撒都在这个盒子里,多少生命就这样消失在路上了。
活着到达的,也基本半只脚踏入了鬼门关。
一些不是买家想要的,被遗弃在中转站、垃圾桶旁边。
即使遇到好的买家带它们去治病,但大部分都治不好,不过是打针吃药,多挨一个星期罢了。
而在这件事的整个闭环里——
平台为了分成,将这些不人道的产品上架;店家为了暴力,将生命漠视得正大光明。
顾客图便宜,图方便,买得没有心理负担;快递平台为了利益,违反规则运送。
除了生命无辜,每一环都是凶手。
可爱、招人喜欢成了原罪,它们以爱之名受尽了折磨。
人们太擅长为钱创新了,只是这些创新都不是为了生命,反而成了赌博机的筹码。
去救助站领养猫咪前,至少还会考察领养人是不是真的适合养宠物,签一个科学饲养、不离不弃的协议。
毕竟这些小家伙是要陪你走完它整个生命的。
而这些赌来的宠物呢?
腻了就扔了,死了就死了,病了甚至都会被觉得配不上几千块的医药费。
每个这样的生命,似乎都能窥探到黑暗的终局。
盲盒的风靡,就像Z世代的新型赌博一样让人上瘾。这样的红利诱惑,可太让人眼红了,哪个行业都想蹭一下。
而现在连活物都可以盲盒了,那未来会不会出现相亲盲盒?女友盲盒?甚至代孕盲盒?
这么一想,觉得细思极恐起来。
《克隆人》Replicas()
没有人权,只有交易,你看,和猫狗的处境环环相扣。
你知道这件事最令人恐惧的是什么吗?
是人类会为了牟求利益,一直在发明更刺激更能让人兴奋的消费方式。
只要利益足够大,谁都可能成为商品。
问题是,我们做好了准备去放开这辆人性恐怖列车了吗?
如果哪一天,我们也在那个盲盒里,挤在恶臭的环境里被筛选,在狭窄的盒子里颠簸,费力地呼吸着腥臭的空气,会不会想——
为什么我会来到这世间?
如果这不是谋杀,我不知道什么才是。
盲盒营销本身无罪,从某种意义上是潮流文化崛起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泡泡玛特的上市而成为商家吸引客户的营销风口。
什么是盲盒,简单说就是你不知道你买的是什么,所有才买,通过随机性刺激消费者的参与,就像小朋友去买零食,很多时候不是因为零食本身好吃,而是因为里面有随机玩具,玩具才是惊喜,其实很早以前商家都已经在做这种随机礼品的营销了,只是泡泡玛特的上市和社交传播,将盲盒营销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确合理的使用盲盒营销,很多时候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程旅游的盲盒营销就既给了客户实惠、又让客户有所期待,参与者98元获得了心仪的航线,就会到各类社交平台上发帖炫耀,无疑对商家做了免费的最大化的宣传与传播,而买到比较近的省内航线的,虽然也会发帖吐槽,从营销角度和娱乐角度,这波操作都非常不错。
瑞幸咖啡推出高人气产品「鹿角随行吸管杯」,在用户购买后,有机会获得「遇见昊然」盲盒一个,盲盒采用的是只赠送不售卖的方式。而萌趣的形象,勾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少女心。
百草味在春节期间与文化IP国家宝藏合作,推出了「瑞象万千」「祥瑞潮盒」「运满乾坤」的盲盒礼盒。不仅抓住了年轻人的潮文化,也传播和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舍得酒业与游戏IP合作推出盲盒的模式,消费者可以随机获得游戏中7款限定人物产品,最大的惊喜是终极BOSS隐藏限量款,让舍得酒这样的传统品牌跨界出圈。
可见,盲盒营销本身无罪,营销者的心若阴暗,便是罪恶,心若光明,便是惊艳。
盲盒营销背后的营销逻辑:
1)与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融合,无限接近年轻人的生活
2)凭借惊喜经济内核打造社交货币,形成自传播
3)营造趣味性的营销体验,触发用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