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是审计事业长青的根基——党旗下的百年审计征程(上)(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对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审计制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并且组建了中央审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先后四次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审计领域重大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审计事业发展。
一是集中统一的审计监督体系日趋完善。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部署,是不断推动形成党领导下的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发挥审计监督合力、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党领导各级审计机关融入全国“一盘棋”的大格局,自觉在审计工作大局中谋划开展工作,整合审计资源,统合各方力量,完善审计结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联动,形成监督合力;统筹安排审计项目,做到项目计划上下衔接、平台建设上下贯通、项目实施上下联动,实现多专业有机融合、多层级优势互补、多部门高效协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和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建设,坚持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对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实行下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向上级审计机关党组织述职报告制度,集中统一的审计监督体系日趋完善。
二是审计全覆盖持续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制度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实现审计全覆盖,努力做到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年6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审计全覆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出党和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管理、分配和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应当每年对本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一级预算单位进行审计,并受政府委托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对其他审计对象一般5年轮审一遍,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切实发挥“经济体检”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高质量的全覆盖已成为新时代审计工作的鲜明特征。
三是权威高效的审计运行模式初见雏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自指挥和坚强领导下,审计监督体系具有高度的政治权威和制度权威。审计机关不断完善审计资源配置和组织协调模式,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以精湛的专业能力和对法律的尊崇及信仰赢得尊重。同时,积极探索提高审计工作效能的方式方法,牢固树立“科技强审”理念,大力推进以“金审工程”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机关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提高审计作业、过程控制和决策支持能力;坚持以数据为中心,搭建技术平台,成立数据分析团队,及时做好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汇集多部门、多系统、跨行业的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问题线索,为及时揭示和反映问题提供智力支持。数字化审计方式方兴未艾,成效显著。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构建权威高效的审计运行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历史一再证明,唯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党领导下的审计事业走出了自成一统、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道路。从“保障革命工作”到“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作用,再到“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以服务国家治理的高度不断加深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逐渐找准职责定位,探寻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发展之路。
三、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指引审计事业蓬勃向前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发展思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审计机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管理的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努力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一)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审计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百年红色审计的最基本经验,是审计事业发展的根和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面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赋予的新任务新要求,尤其需要审计机关铸牢政治意识、审计事业彰显政治属性、审计工作发挥政治功能,不断坚持完善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动将党的意志和主张体现在审计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思想认识上,要深刻认识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到“两个维护”的根本要求,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审计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只有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具有强大震慑权威,才能真正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工作局面,更加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在贯彻机制上,要严格遵循党中央关于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制度机制的决策部署,紧扣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不断建立完善科学严密的保障制度机制。紧紧围绕《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加强地方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对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二)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把讲政治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
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强化政治机关意识,首要任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两个维护”,把讲政治贯穿审计工作始终。要站在政治高位看待审计工作,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分析把握政治大局,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领会透彻,把审计工作职责定位和使命任务把握到位,把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首要政治任务,在推动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立足政治标准谋划自身建设,深刻理解“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的题中要义,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务求审计干部既要有精湛的业务素养,还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更要有绝对忠诚、绝对负责的政治信仰和政治态度,既要做专业上的内行人,更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切实将讲政治入脑入心,使讲政治成为审计人员的习惯自觉,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
(三)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主动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监督保障。要在揭示问题上有更大作为。审计工作应当始终坚持依法文明、客观公正,应审尽审、凡审必严的要求,以揭示问题为天职,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始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聚焦主责主业,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行使审计监督权。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始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依法揭示违法违纪、损失浪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刚性约束力。要在推进整改上有更实举措。审计作为常态化“经济体检”,依据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等,通过各领域审计,对经济运行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起到“治已病”作用,进而达到“防未病”效果,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审计工作既要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更要积极推动解决问题,不断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督促检查,紧紧围绕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推动构建、做实做细审计整改长效机制,以有力有效的审计整改促进完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要在工作谋划上有更高起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审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机遇挑战。要紧密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聚焦发展、安全、改革、民生、法治五大方面,充分有效履职,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等落实落地情况的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的揭示力度,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各领域重大改革任务和重要改革举措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对公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力度,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更好发挥审计机关对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保障作用。
至年,百年征程铸就今日风华。历史见证并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审计事业长青的根基,是审计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作为光荣的审计人,我们将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审计事业的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地站稳人民立场,思想政治再洗礼,初心使命再升华,担当作为再鼓劲,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再创辉煌。(作者系中共审计署党校常务副校长、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院长)
(本文刊登在《中国审计》年20期)
原标题:《党的领导是审计事业长青的根基——党旗下的百年审计征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