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周一,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大厅内人头攒动。
往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登记注册高峰一般要等到元宵节后。这股赶早的创业热情感染了窗口工作人员孙镔:“新面孔好像蛮多。”
他告诉记者,假期后这3天,来办理登记注册的大多是金融、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与上海先导、重点产业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
一家芯片研发企业大年初七一早就来“抢头彩”,计划将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为在科创板上市做准备。
代办员赵慧也感受到大厅内的热情:“今天来办理一家外商投资企业的高管变更,新高管看好上海的未来,决心从海外赶来赴任。”
她身旁的另一位经办人则带来了一家外资航空公司的申请,计划在上海设立代表处,未来在中美之间开辟两条新航线。
过去一年,数字也见证了上海这片创业与投资热土不降的“温度”。
年,上海新设市场主体41.46万户,新设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总量.24亿元。
截至年底,上海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9万户,比年底增长2.8%;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总量40.45万亿元,比年底增长4%。
即使经历疫情冲击,但上海各类新设市场主体仍如雨后春笋。目前,上海每千人拥有企业户,全国排名第一,这是对营商环境的充分肯定。
有求必应
找准难点、痛点、堵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这样的营商服务是吸引众多经营者的魅力所在。
近日发布的《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就指出,要在政务服务方面聚焦企业反映突出的问询难、办事繁现象。
目前,上海有家连锁餐饮企业,连锁超市便利店企业超过20家,其中,全国门店超过家的餐饮企业总部有45家。按照以往经验,食品经营许可从受理到审批规定的时限为20个工作日。
上海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许多连锁餐饮、超市便利店企业忙于老店的调整和新店的开业,希望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少跑腿”。
“有求必应”,上海市场监管部门1月30日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上海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总部通过评审可进入“许可便利名录”,其直营门店办理食品经营许可时,可享受简化申请材料、免予现场核查、缩短审批时限等便利。
其中,审批部门自我加压,将办理相关许可的时限从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
“计划于2月开业的湖滨路三店将是星巴克在上海‘开得最快的店’。”上海星巴克咖啡经营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总监杨雯激动地表示,从递交申请材料到拿证只用了1天。此前,星巴克开得最快的一家门店也“等”了5个工作日。
对企业来说,拿证快了,等待产生的相关隐形成本便大幅降低,门店更早开门迎客,还能收获更多的营业额。此外,节省下来的人力可将精力用于门店管理和市场拓展,正在复苏的食品经营市场主体正需要“好钢用在刀刃上”。
宛如“及时雨”的营商服务坚定了市场主体扎根的决心。“我们在上海加速投资和发展的决心不变。”杨雯表示,目前星巴克在上海有0多家门店,看好未来市场,今年计划再开多家分店。
截至目前,肯德基、星巴克、盒马3家注册在上海的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总部已进入“许可便利名录”,另有10多家企业总部正在申请。
对于通过评审的企业总部,审批系统还会储存企业基本情况、门店经营模式、标准布局流程等信息,并在后续办理门店许可时复用,企业经办人员不用去现场,在线录入信息的工作量大幅减少。
由“生”到“死”
“叫什么”“住哪里”,即企业名称和住所,往往是企业登记注册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