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应急指挥中心机构的数字化建设方案
TUhjnbcbe - 2025/5/2 17:30:00

当前,全国防汛进入阶段,防汛形势严峻,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太湖及淮河流域防汛形势较为紧张,防汛抗洪工作压力较大,特别是河南防汛救灾工作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防汛救灾工作中,我们每次都会看到应急指挥中心保障和护航。

河南防汛工作事件进程图

年4月国家成立了应急管理部,主要职责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应急管理信息化年第一批地方建设任务书》(应急科信办〔〕3号附件)规划以空天地感知、融合通信、知识图谱等技术为支撑,突出应急信息全面汇聚、快速展现、上传下达、协同会商、专题研判、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等支撑能力。

主要的建设内容

围绕构建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应急体系,断提高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保障和智能决策分析能力,确保资源统筹分配管理,实现信息化采集网格化、预案管理数字化、预测预警智能化、联动指挥精准化、多方会议视频化。推进机构数字化改革的需要。

值班值守

值班值守业务落实值班排班和应急值守信息报告制度,实现值班信息的准确报送和及时处理,满足值班人员管理、值班日报/要请编辑、值班排班、值班统计等应急指挥中心值班值守业务需求。

同时需要支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日常值班工作,协调处理紧急事务和重要紧急事项信息,传达和督促落实领导的指示批示,并反馈落实情况,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事项等。

为了避免因工作不认真造成的应急事件未及时处置的情况,应急指挥信息系统需满足应急管理部门日常值班监管要求,对值班科室的视频画面实时智能分析、突发状况实时告警,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对值班值守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应急值守和日常各项工作的办公效率。

综合分析研判

综合分析研判业务通过报送、接入、抓取等手段,按照主题分类持续智能关联、汇总事态相关信息,实现对突发事件动态、舆情动态、应急响应、资源调度、监测预警、专业研判、救援进展等各类应急信息的可视化展示,为全域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直观的决策参考。

协同会商

协同会商业务整合现场监控图像、单兵设备、移动终端和视频会议等多媒体手段,全面覆盖各灾害现场,建立数据传输、语音通话、视频接入的融合通信系统,提高应急协同能力。

实现指挥中心与灾害现场信息的精准、高效获取,人员、物资精确定位,文件、数据在线共享,音频、视频、文字在线交流,远程视频指导,为应急指挥人员、事故现场人员、各领域专家提供远程在线会商通信能力,实现前后方和相关部门的音视频会商。

实现多方协同综合研判会商,辅助处置突发事件,提高突发事故处置效率,为应急指挥人员、各领域专家直观掌握事故发展态势,开展事故研判,商讨应对措施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手段。

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业务在综合信息汇聚、专题研判基础上,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大数据关联分析、机器学习、案例推演等技术,结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件链、预案链、事故案例、资源需求、专业知识等信息,建立面向各类事故灾害的辅助决策知识模型,采用系统自动生产、人工干预等方式,分析各类事故灾害发生特点、演化特征、救援难点等内容,提出风险防护、应急处置等决策建议,为高效化、专业化救援提供支撑。

指挥调度

指挥调度业务应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案例推演等技术,建立资源需求分析模型,结合GIS一张图,以分图层的方式建立各类数字地图库,如森林、河流、道路、地址、断层、建筑、应急资源、应急人员等图库,面向各类事故灾害类型智能化提供资源调度建议。利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实现指挥调度信息的一键快速分发、应急资源跟踪定位、任务跟踪反馈等功能,支持短信、语音、传真等多路并发,强化前后方指挥调度通信保障和任务全过程可视化管理。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业务汇总各部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相关预警信息,构建多灾种事件链影响关系知识图谱,智能化生成不同类型和等级预警灾情发布产品。建立信息审核、发布策略,通过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新闻网站等对接,实现预警灾情信息的多渠道、多策略一键式发布。

应急指挥体系管理

应急指挥体系管理业务根据省/市/县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响应职责,结合事故灾害类型和应急预案,智能关联相关应急处置人员,建立应急指挥人员专业通讯群组,实现快速查询、一键通讯、组会。

总结评估

总结评估业务根据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再现应急过程,建立各类突发事件处置评估模型,实现对应急处置过程的时效性、有效性等综合效果总结评估,为应急指挥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业务应用移动化

业务应用移动化业务面向赶赴途中、救援现场等不同作战环境使用需求,充分利用移动通讯(3G/4G/5G/WiFi)、卫通等技术,集成北斗/GPS、EGIS、图像采集接入等系统,结合各项应急指挥业务系统,实现多终端、多数据、多业务的融合移动应用,实现现场应急救援的移动化终端及时获取指挥中心综合决策信息,提高应急办公和处置效率。

指挥演练

指挥演练业务通过对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使用进行演练,检验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使用效能,对演练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进行统一管理,保障战时能够顺畅使用,且将演练脚本结构化、处置流程规范化,实现演练效果的评估。

专题研判

专题研判业务分别整合接入生产安全、防汛抗旱、消防、森林消防等专题指挥研判系统,快速实现专题分析和研判结果展示。再在单灾种研判的基础上,围绕事故灾害发展态势,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多灾种耦合、次生衍生演化模拟和知识图谱等技术,结合现场动态信息汇聚叠加,实现对事故灾害的动态演化分析和多灾种综合研判。

案例推演

案例推演模块通过对突发事件各处置阶段、处置方式、处置效果、经验教训等关键要素的抽取整理,形成结构化案例信息。以复盘演练的方式,分析已有案例推演情景形成的灾变演化场景规律,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自动关联匹配历史相似案例,实现对案例总结评估和突发事件救援指挥的决策支撑。

结构化预案

结构化预案业务通过对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数字化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文本预案为基础,将文本预案进行分解和处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事故灾害快速关联响应和预案的查询统计,为决策人提供智能化的应急预案服务。

系统管理

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根据业务类型和服务对象的不同配置相对应的角色及权限,方便用户能及时的面对业务的发展变化,及时、快速的梳理业务调整范围,作出对应的改变。

数据分析

该系统面向省/市应急管理体系现状,根据各类数据功能的差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数据可分为以下几类:

1、基础数据。主要是要应急管理有关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社会、经济、人口等状况,区域重大危险源、重要防护目标、主要避难场所,主要应急机构、应急救援力量、救援物资储备的分布,应急通信保障设施、部门专业信息等。

2、空间信息数据。主要是用于应急资源地理分布的空间地理信息,并通过矢量化图形将其他数据信息整合到更为直观的地图上。这些数据包括地理、水系、纸杯、山川、湖泊等自然地理信息要素,以及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特殊地物、地名、地标性建筑、机场、码头、车站等社会地理信息要素,也包括相关的描述性元数据

3、存储接报信息数据。主要指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包括相关部门预测预警信息,风险隐患监测和事件现场监控的实时信息,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协调过程信息等。

4、模型数据。主要指信息识别与提取模型,事件发展预测、影响后果分析模型,衍生、次生灾害预警模型,人群疏散避难策略模型等。

5、预案数据。主要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突发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

6、应急管理知识数据。主要指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认识、经验和规律的集合。

7、案例数据。主要包括案例基本管理与案例应用与评估等数据。

8、文档数据。主要指应急业务领域中出现的大量文档、图像、音视频、XML等信息,以及办件、传件、阅件等文档。

通过构建设计智慧应急智慧中心数字化服务项目,旨在为数字化赋能应急管理机构,为防汛救灾贡献数字化的力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应急指挥中心机构的数字化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