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充满遗憾,一切都不必重来,什么也无须更改;生活在继续,舞会从来不曾停止,一错再错,这故事才精彩。”
《大事发声》的现场,朴树演唱了一首《送别》,低沉的嗓音,忧郁的气质,中途几度哽咽。
曾有调音师评价朴树说:“排练非常好,走台很一般,演出就完蛋了。”
他说:“生活就像炼狱一样,特别煎熬,但在音乐的世界,即使唱最悲伤的歌也是一种享受”。
今年,江苏卫视跨年晚会上,身材纤瘦的朴树站在聚光灯下,当舞台上响起《白桦林》的旋律,仿佛隔着屏幕都能触摸到那个出走半生,归来不再少年的朴树。
朴树的半生,唱尽了生命和自由,那些不被磨灭,被无奈夺取的理想,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1月12日,那个“缺钱”的朴树在一场商演上一连唱了10首歌曲,据悉这场活动是某开发商举行的商业活动。
朴树的现身,导致现场活动门票瞬间被抢光,甚至很多歌迷因没有抢到票而懊恼。
据知情人称,此次商演由一名富二代举办,邀请朴树出席宣传活动,一首歌高达5万元。
“一个人能够天真的活下去,不代表他没有见过世间的黑暗。”
朴树的“天真”,恰恰如此,多年前,他曾参加一档综艺节目,被主持人问及参加节目的原因时,他坦言称:“说实话,我这一段真的需要钱”。
“我有那么多的理想,我还有那么大力量,我要改变世界,任凭我想象”。
很可惜,那个试图改变世界的朴树,并没有改变世界,但也没有被世界所同化。
朴树(原名濮树),出生于年的江苏省南京市,打小在北京长大。
由于父母都是北大教授,所以自幼对朴树的期望特别高,小升初那年,由于只差0.5分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失之交臂。
年少时,朴树就希望能够像哥哥一样,为了音乐理想,远走他乡去追寻内心的理想。
当时,父母担心他会和哥哥一样“玩物丧志”,之后对他言传身教之外并严加管束。
由于巨大的学习压力,曾导致年少的朴树患上抑郁症,高考那一年,他听取了父母的建议,放弃音乐,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
大一那一年,朴树曾经写过一篇作文:“我希望有一间小屋子,不需要太大,有一扇窗户,能够自己谋生,能养活女友,能买得起乐器,能请朋友吃饭”。
由于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中,朴树根本没有赚钱的概念,也不知如何赚钱。
大二那一年,饱受“煎熬”的朴树抑郁症复发,之后便退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
当时,父母非常反对“不务正业”的儿子退学,但眼瞅着音乐成为了治愈儿子抑郁症的良药,之后也就没再反对。
退学之后,朴树对于未来一片茫然,每天家门口的小河边成了他的根据地,而吉他和音乐成为了他唯一的“玩伴”。
之后实在没钱了,朴树才开始打听着怎么赚钱,当时他已经开始自己写歌,一个朋友就建议他写“水歌”赚钱。
卖了一首歌之后,朴树就不干了,因为他觉得对方有点看不上他们。
那段时间,朴树不是去朋友家录音,就是去Disco玩,虽然一直坚持做音乐,但却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一年后,实在看不下去的母亲问他要不要去工作,朴树才意识到应该去赚钱养活自己了。
当时,有一个朋友将高晓松电话给了他,刚开始朴树还在犹豫要不要卖歌,但实在是因为经济窘迫,迫不得已才去见了高晓松。
二人见面后,朴树抱着吉他唱着自己写的歌,结果高晓松彻底被朴树音乐上的才华所折服,并说:“你唱的这么好,词曲也非常棒,为什么要卖给我?”
朴树:“我觉得你们这个行业的人都很傻,我不相信你们,以后有钱了我自己做。”
高晓松听了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乐了,之后二人一直都保持着联系,并时常探讨一些音乐上的事儿。
有一次,二人相约出去喝酒,期间高晓松讲了很多音乐上的想法,并打动了朴树,之后,高晓松将他引荐给了宋柯。
和宋柯第一次见面,朴树自弹自唱了一首《那些花儿》,宋柯哭的稀里哗啦。
没过几天,朴树又唱了一首《白桦林》,将宋柯再次唱哭,随后宋柯和高晓松合计着不能让别人糟蹋了这么好的歌,就成立了“麦田音乐”。
年,高晓松拨通了朴树的“我们成立了一家还不算太傻的公司,你来吧。”
朴树:“行”。
之后,23岁的朴树签约麦田音乐,正式出道,这一年濮树变成了朴树。
之后,朴树推出了《火车开往冬天》、《白桦林》:“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谁曾记得白桦树上刻着的那两个名字呢?
那个年代,电子设备匮乏,朴树的歌声记录在磁带里,不知陪伴多少人走过了青葱岁月。
朴树没有上过专业的音乐学院,创作全凭灵感,当时写《白桦林》就是根据小时候母亲哼哼的旋律,之后自己琢磨出一个故事,再填词作曲。
年,朴树凭借《那些花儿》,《白桦林》一战封神。
年,央视春晚导演组邀约朴树,却被他直接拒绝,因为他不愿意让全国人民认识他。
之后,还是公司苦口婆心的劝说,他才不情愿的上了春晚。
春晚过后,媒体的大量访谈,粉丝的惊声尖叫,让他非常不习惯,虽然成名了,也赚钱了,但抑郁症却更严重了。
成名后,朴树想要的生活依旧是大一写的作文一样,小屋子、女朋友、音乐、朋友。
年,朴树搭档周迅出演了由高晓松编导的电影《那时花开》,剧中欢子(周迅)选择了张扬(朴树),现实中,周迅爱上了朴树。
有一次,周迅在车里睡着了,朴树在外面等着,不让外人打扰,高晓松说:“时间紧迫,就差演员到位了。”
朴树大怒:“她都困成那样了,还让不让睡觉”。
这也是朴树和高晓松唯一的一次语言上的冲突,但这段恋情并没有维持多久,二人便又恢复了朋友的关系。
同年,朴树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吴晓敏,没多久便官宣了自己的新女友。
二人没事儿时常通电话,电话中朴树经常会唱歌给她听,当时他的抑郁症又犯了,吴晓敏就寸步不离的一直陪着他。
年,惺惺相惜的两个人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没有鲜花,没有婚礼,没有婚纱,即便如此,吴晓敏依旧趋之若鹜。
也许,正是因为吴晓敏的理解和陪伴,二人才携手至今,朴树的爱情虽然简单,但简单的爱情不就是相濡以沫么?
年,《奇遇人生》中,朴树曾自曝曾经差点和吴晓敏离婚。
朴树没事儿就喜欢和音乐死磕,甚至不惜把自己“逼上绝境”,为了能够创作出不垃圾的音乐,难免会遇到情绪无法宣泄的时候,此时妻子吴晓敏就成了他发泄的目标。
吴晓敏虽然欣赏他音乐上的才华,但她却嫌弃朴树将最烂的一面留给了她,最好的都奉献给了音乐。
此时,朴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混蛋”,并哭着像妻子道歉,这才得以保全这段婚姻。
朴树和吴晓敏的感情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浪漫的情节,即使结为夫妻,二人也并没有时刻腻味在一起。
朴树可以沉溺于自己的音乐世界,吴晓敏也可以随意去找朋友玩耍,他们之间虽然是夫妻,但却有着各自的私人空间。
寻常夫妻间的安全感,在朴树身上完全感受不到,即使如此,吴晓敏依旧爱的乐此不疲。
二人结婚至今,已经15年,依旧没有自己的孩子,朴树曾在一档节目中表示不要孩子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教好他。
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最大的愿望莫过于给自己心爱的人生一个孩子,吴晓敏也不例外,但面对朴树的坚持,她也便妥协了。
其实,在外界人看来,吴晓敏无时不刻不在包容着朴树,忍受丈夫的“孩子气”,但朴树为了妻子也没少改变。
朴树的世界里,没有什么社交,也不愿去社交,但为了吴晓敏去开通了个人社交账号,并晒出二人的一些日常合照。
朴树养了一只金毛犬,这个品种本是性情温顺,但他养的这只却非常喜欢打架惹祸,小区里的狗几乎都和它干过仗。
为此,朴树还特意找了一个教练,教练告诉他:“这狗之所以戾气太重,是因为它不自信,应该多鼓励”。
之后,朴树又养了一只狗,按照教练所说,这只狗果然没再打架惹事。
张亚东曾说:“朴树的歌,旋律很美,歌词极悲”。
高晓松曾说:“这个圈子人来人往,还能在这个圈子20年,是因为这个圈子爱你。”
李健曾说:“朴树最吸引人的是他的少年沧桑,即便他已不再少年,但他的音乐风格依旧能被世人所接受。”
高晓松曾经的诗和远方,也只有朴树活出了这种境界。
2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如今朴树已经47岁了。
有一次参加天津的一场商演,结束后,和高晓松驾车离去,在高速路上,朴树让他先行离去,他独自下车抱着吉他,看着夕阳,唱着歌,那一天没人知道他怎么回去的。
“你也曾下跪,这冷漠的世界,不曾将你善待”。
朴树的每一首歌,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写出来的,也许对他来说,那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不复再来的人生。
就像他曾说:“我想好好写歌,我不想祸害人”。
对朴树而言,一切犹如过眼云烟,曾经迷失的方向,只有平凡才是标准答案。
“唱哭你的不是声音,不是歌词、不是舞台、不是音响、不是人潮涌动,而是那些回不去的尘布时光。”
图片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