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天气逐渐转凉,西安市新城区太华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干劲十足。“您好,优待证在这边办理”“这里可以充燃气卡”“是手机没电了吗?您在这儿充一会儿电,不要着急”……前来办事的辖区居民人来人往,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据了解,新城区太华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面积约平米,是集服务、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专业化共建共享综合体。一直以来,太华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依托“一核五化”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发挥党建、网格、政务服务联动作用,坚持“4维3突出”的工作标准和方法,精心打造“家门口”的党群之家,营造浓厚党建氛围,架起零距离服务党员群众的“连心桥”,提升党群服务温度。
一窗式集成服务:一针一线总关情
“自从街道有了便民服务站这个‘一站式、一窗式服务’,我来办事情是又快又方便,再也没有出现到处跑还办不成的情况。”居民李阿姨高兴地说。
为真正做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到一扇窗,只排一次队,最多跑一次”,减少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太华路街道党群便民服务站设置了8个“一窗式”综合窗口,根据区行政审批局公布的下沉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目前项事项%进驻街道便民服务站,居民群众可以在这里办理社保、医保、就业、救助、计生等各项业务。最大限度做到让居民少跑路,让便民服务有温度。
退役军人服务站: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阿姨您好,我们是太华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和银行的工作人员,今天专程上门给您办理优待证。”近期,太华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与网格员一起来到退役老兵杨超英家中为她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让老人足不出户即可办卡成功。
太华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始终“秉承老兵不出门,服务送上门”的理念,采用集中统一、预约错时、上门精准办理等受理模式,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优待证办理服务,确保服务触角深入居民家中。
在退役军人服务站旁的退役军人之家,悬挂着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展示着退役军人老物件,物件虽旧,其蕴含的精神却历久弥新,值得党员群众细细观摩,共同致敬光荣岁月。
一室多用:打造党建“多功能厅”
“遇到消极情绪我们该如何调节?”“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太华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室内,一场精彩的心理沙龙吸引了许多居民前来参加。
除心理健康沙龙之外,多功能活动室经常开展一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讲座、学习教育。如为居民讲解如何识别金融诈骗陷阱、如何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如何做好家庭消防安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有效增加了居民健康生活小知识,提高了居民健康生活意识,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活动室,一室多能,一室多用,定期组织各类研讨活动,学习活动,让活动室真正成为党群提升能力的“充电站”“研修所”。
综合文化活动平台:锻造多彩文化生活
“大汗淋漓的感觉太爽了,相当于家门口就有个健身房,实在太方便了,有空我就约朋友一起来!”居民李大哥兴奋地说道。
在太华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跑步机上的居民精神抖擞,挥汗如雨;亲子活动区的小朋友兴高采烈,留恋忘返;隔壁阅览空间安静舒适,不少居民在此借阅浏览。除此之外,养老服务站各项设备齐全,老年助餐服务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各项文化服务齐头并进,为辖区居民提供丰富文化生活。
一直以来,太华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坚持从群众实际出发,广泛搜集群众文化需求,通过积极搭建综合文化活动平台,整合多方资源,让公共文化活动内容日益丰富,真正融入生活。综合文化活动平台集文化宣传,亲子活动,健身娱乐、图书阅览、养老服务于一体,满足辖区居民现代化、多功能的文化生活服务需求,营造出浓厚文化氛围,为辖区居民打造多彩文化生活。
建在“家门口”,服务做到“心坎上”。太华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面统筹社会资源,不断优化服务功能,将党员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打造开放共享“有温度”的党群服务阵地,做到让居民尽享“家门口”的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