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府酥鱼,来源:非凡油条(ffyoutiao)
长者还是心系上海啊
年,一位长者出访韩国,惊讶于不仅美欧日在半导体行业上有所建树,现在的韩国竟然都走到了我们前面。
电机专业出身的他,决心突破常规做些什么。
从20世界60年代起,我国的半导体一直在紧追慢赶,但是如同运十下马一样,功过难以评价,是非早已难分。在这位长者启动建设华虹的工程前,我国先后有、工程,但无一成功,落后的行*效率,*企不分的运行模式,更不要说还有材料、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鸿沟,这些都是阻碍。
如果说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出成绩的话,他相信一定得在上海。
然后的故事我们就比较熟悉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真正起点——华虹问世,由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任董事长,上海市在张江出土地,拉来了日本NEC做技术合作方,目标是8英寸的纳米生产线。今天看起来并不高端,但当时已经接近世界主流水平。
华虹受到如此优待,各方面一路绿灯大开,但是效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年,华虹8英寸产能是万片,总营收9.32亿美元,年最先进制程刚刚推进到14纳米。
☉张江是真正的起点
这个成绩,怎么说呢,可以活下去,哪怕中美 ,华虹也有17%的市场来自有美国订单。而且企业目前财务状况比较健康,苏州新晶圆厂正在建设,14纳米也不会是终点。
但是要撑起中国半导体制造的大梁,还是差点意思。哪怕把产能全给华为代工低端手机芯片,以华为破亿的手机销量而言,也是不堪用的。
但华虹的意义在于跟上节奏,尤其是保持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跟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