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1日,中国铁道院和京投公司联合公布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在这次“公示”中,正式披露北京三期地铁建设规划将“新增10条线路”:
7号线三期、11号线二期、14号线西延、15号线二期
17号线支线、19号线二期、20号线一期(R4东延线)
25号线三期(丽金线)、M线一期、S6线(新城联络线)
这意味着北京“三期地铁建设规划”正式启动了。
时间周期为-年的“未来五年”,在年之前这些线路基本都可以建成通车。
分析这次的北京“三期地铁建设规划”方案,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第一,10条线路中,7条属于“原有线路的延伸线”,新开线路仅有3条,说明北京地铁三期规划的建设资金还是“偏紧”。
尤其是未来五年,楼市不会再有之前的大行情了,土地财政收入不会太乐观,地铁建设的规模“要悠着点”。
北京的地铁建设方案总体上还是非常“务实的”,不像其他省份动不动就“放卫星”,结果把财政搞了一个“大窟窿”。
第二,大量“延伸线”的加快建设,说明未来五年,北京城市发展的核心还是“疏解”,主要是要带动城区人口向外围疏解。
北京地铁建设的目标必须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这是领导确定下来的“方正和大方向”,不能动摇。
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其实就是“疏解”。
所以新开路线会少,延伸路线会“多”,核心就是把城区人口向更远的外围疏解出去,降低城区人口密度。
这就叫“把钱用在刀刃上”。
第三,北京城市副中心仅有“M一期”进入三期建设,“M和6号线南延居然都落选了”,这是一个重大“意外”。
所以期待M的板块失望了,10年内没地铁,痛哭流涕。
这个确实有点意外,通州“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的M和M6南延都没有进入方案,一下子就少了两条线。
我们的判断可能是为了给“S6号线”让路,同时6号线南延方案可能还有变化,总之通州两条线“消失了”。
这说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基建”力度可能会有所放缓,未来的建设大概率会在“产业”上发力。
北京城市副中心目前的“基建水平”已经非常高了,但是产业规模还是偏低,GDP规模仅有亿左右,太小了。
所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五年的重点应该在产业,地铁建设可以“慢慢来了”。
另外,M一期能够进入三期规划,有可能会给大厂潮白带来“惊喜”,二期东延大厂潮白有希望“加塞”进入四期规划。
第四,海淀区、北京经开区等“产业强区”纷纷缺席“三期地铁建设规划”,说明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北京区域发展的关键,海淀和经开区也不想“肥水流入外人田”。
同时由于本次“铁道院和京投”都没有公布具体的线路图。
所以我们暂时不对具体线路做分析,仅仅从目前已经确认的路线来看,北京有5大板块未来将会崛起:
14号线三期确定“西延”
丰台河西板块“崛起”
首先第一个板块,就是“丰台河西区”,最重要当然是“14号线西延线”。
14号线是北京比较“牛”的一条线,贯穿了望京、CBD、丽泽等重要商务区,一旦西延到丰台河西,那么整个“丰台河西区”就基本盘活了。
这个“丰台河西区”未来将会迎来亿的投资,加上“丰台科技园东区”的加持,未来潜力十足,房价有望“7万+”。
R4东延线一期“确定”
顺义仁和板块“崛起”
第二个板块,主要和“R4东延线一期”息息相关,这个“R4东延线”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20号线一期”。
这条线路的最终走向是从朝阳区出发,穿过中德产业园,林河工业区,最后和15号线在“顺义站”实现换乘。
R4东延线一期最终可以拉动整个“仁和镇”实现一个飞跃,这条线路能够顺利进入三期,还是要归功于“中德产业园”。
17号线支线“北延”
北七家板块“崛起”
第三个板块就要看看“回天地区”了,年“回天地区”火爆了。
但是这些年的“回天地区”,重点还是在西部的“回龙观”,东部的“天通苑”还是差点意思,尤其是北七家地区没有地铁,严重“拖后腿”。
17号线支线进入三期后,将会带动北七家地区的发展,并最终和未来科学城东区“实现交通一体化”。
天通苑北“稳了”。
M号线一期确定“东延”
潞城+大厂潮白“崛起”
第四个板块还得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三县,M号线进入三期后,将会扯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向东”。
这条线路建成后,最受益的当然是“通州小甘棠潞城地区”和“大厂潮白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向东延伸”趋势明显。
而且“四期规划”极有可能会再向东,向北,连接朝阳“第四使馆区”和“大厂潮白北京配套区”,形成一个“整体”。
S6号线全线“进入三期”
马驹桥板块全面“崛起”
最后一个板块,我们要来重点分析“S6号线”,这条线路目前看已经更名成为“新城联络线”,很显然这是一条“地铁线路”,而不是“城际线路”。
这一条线路能够进入“三期规划”,我们认为和“中日产业园”,“医院”等市级重大项目有关,把整个东南六环全部贯穿,号称“北京六环线”。
其中收益最大的当然是“马驹桥板块”,从一个地铁空白区变成了一个“地铁房片区”,房价稳稳“5万+水平”。
同时还有“亦庄河西区”,在“医院”门口会设立“太和桥北站”,同时辐射亦庄河西区。
综上所述,铁道院和京投本次的“地铁三期建设规划”方案的公布,基本确定了未来五年北京地铁的“新格局”。
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区域“希望落空”,而也有很多区域从而“崛起”,也基本指明了未来几年北京楼市的“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