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丰宁街道三力推动美好生活服务中心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五华区丰宁街道丰宁社区党委聚焦辖区老旧小区管理难、老年人养老需求等实际问题,按照“管理精细化、服务品质化、阵地亲民化、主体多元化”的工作思路,打破场地限制,坚持以党建引领聚合“三力”,推动集党务、政务、文体、教育、休闲、就业咨询、“幸福食堂”等服务于一体的“美好生活服务中心”落地见效。

“红色驱动”添动力

党建引领有精度

推动“四级网格”与居民区党支部深度融合。坚持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将社区划分为3个“四级网格”,对应成立3个居民区党支部,构建“街道+社区+网格”的三级联动机制;在“四级网格”的基础上建立11个“五级网格”,发动11名居民区党员和在职党员当好网格长,推动“四级网格”和居民区党支部深度融合,居民区党支部在网格治理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以社区“大党委”推动区域化党建取得实效。优化调整社区“大党委”,吸收9家单位党组织进入社区“大党委”,签订结对共建协议,通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链式”组织生活等形式,不断做实“三张清单”,吸收成员单位就业需求等资源,推动多人实现就业。

成立“物委会”让党建触角不断向小区延伸。以物业党建联建为抓手,推动丰宁小区成立了“物委会”,在“美好生活服务中心”建立功能型兼合式党支部,吸收社区、居民区、物业党员7人成为支部党员,搭建“社区+业主+物业”三方议事平台,充分发挥“物委会”的作用,先后协调解决在丰宁小区南区1、2号院内停车堵塞消防通道、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吃饭难、居民院坝休闲空间不足等民生问题。

精准施策聚合力

基层治理有深度

主动问需让民情民意“聚起来”。以民情恳谈会、民主议事会、民主说事会等形式进行“座谈式、走访式、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主动找准群众需求,把增加健身设施、休闲场所等群众需求集中的问题融入丰宁小区改造方案中,推动“美好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现实。

积分兑换让党员群众“动起来”。采取以场地置换服务、置换商品、置换活动等方式,引入1家企业入驻“美好生活服务中心”开办“幸福超市”,党员群众通过参加志愿服务进行积分,通过积分兑换相关商品。充分发挥党员的专业特长和党组织的资源优势,解决了党员教育师资不足、居民文化生活匮乏、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难题。

优化网格让基层治理“强起来”。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规模适度、全面覆盖”的原则,科学划分11个“五级网格”,发动党员群众70余人作为网格长和楼栋长,真正做到问题在网格内解决,矛盾在网格内化解,群众在网格内发动,力量在网格内凝聚。

小区改造育新力

为民服务有温度

“微改造”实现旧貌换新颜。充分整合资源对丰宁小区进行改造,坚持“一院一策”,按照先基础、后提升的工作原则,整合社区门口空地资源,打造了“美好生活服务中心”小广场,增设了米循环慢跑道、安装了10套健身器材、增建休闲亭、摆放休闲座椅,为居民群众聊天、休息、议事提供了好去处。

“微阵地”激发小区新活力。充分发挥小广场阵地资源,打造了集幸福食堂、幸福超市、“红色小哥之家”、健身场所、红色书吧、休闲场所、就业咨询等阵地为一体的“美好生活服务中心”,满足了老年人等群体吃饭、健身、购物、休息等实际需求,让独居老人可以聚在一起,“红色小哥”多了一个休息“续航”的地方,居民群众业余生活有了更多的去处。

“微服务”让群众得到实惠。以场地换服务、“公益+自营”的方式打造丰宁社区“幸福食堂”,为60岁以上老年人和“红色小哥”等群体提供打折优惠;为“红色小哥”等群体提供免费的充电、饮水、休息、阅读、政策咨询、就业咨询、业务培训、急救药品和口罩等“微”服务;打造健身区、休闲区、读书区让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多元;建设就业咨询区,打通就业需求和用工需求之间的壁垒,助力78人实现就业。

来源

五华区委社会工委

编辑

胡韦弦

编审

孙啸武崔志超

终审

洪瑞滨姜媛

转载请联系我们或注明出处!

昆明五华发布(KMwuhuafabu)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